金門三寶,最廣為人知的應該為貢糖、菜刀與高粱酒。實際造訪金門,我認為更應該推廣的應為,自然三寶。水獺(ㄊㄚˋ)、栗喉蜂虎與鱟(ㄏㄡˋ)
金門水獺屬於歐亞水獺(Lutra lutra) ,原廣泛分布歐、亞、北非等地區,但由於近年來的棲地破壞與大量捕捉,族群在減少當中,故台灣本島幾乎已無紀錄發現水獺之足跡。而金門縣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水獺生育保護教育計畫,除了推廣相關知識外,亦增設「水獺出沒,請小心」等慢行標誌,提醒用路人此階段為水獺易出沒地區,以減少水獺遭路殺風險。
除了路標告示之外,環境復育亦為重要一環,於客棧當小幫手期間,認識了於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的宜倫獸醫。
也從其協會所經營之粉專第一手看到,野生水獺的蹤跡喔!他們還會在周邊學校做教育宣導,聽說可是累積了不少的小粉絲呢,由此可以看出協會的用心與付出!
栗喉蜂虎
栗喉蜂虎屬於佛法僧目蜂虎科鳥類,布於東南亞地區、新幾內亞、菲律賓、斯里蘭卡、印度及中國大陸西南等地。在金門地區,栗喉蜂虎選擇築巢的環境包括許多種類,其中較常見的有山谷沖蝕溝、海岸陡峭的沙壁、沙質的農田田埂、沙質水池壁、散兵坑及具有陡峭面之大形沙堆等。每年的三月、四月,栗喉蜂虎及會遷徙到金門,找尋繁衍基地,而五月、六月時,則會進行求偶,常會於棲息地上看到公鳥餵食母鳥的畫面,接著五月產卵、六月孵化、七月育雛,直到八月小鳥離巢前,蜂虎們會在棲地集體活動,訓練幼鳥飛行能力,約待十月可幼鳥即可單飛。
金門縣政府亦設立栗喉蜂虎復育區暨賞鳥專區,也就是所謂的「青年農莊」,青年農莊的賞鳥區,就如下方照片一般,以綠色的保護色來建照一個觀景區,可以看見下方還有供攝影好手拍攝及觀賞的拍照口。
鱟,在金門遊玩期間我只有到過建功嶼看過造型鱟,所以相關的資料及照片則無法提供,但我在網路上找到相關文章,有興趣的可以前往閱讀。